AM博客

豆豆的一亩三分地

分类:流行都市

转载:那时花开六年回顾展之七——紫(文案)

紫色是一种看上去让人感觉包含了不确定、不稳定基因的颜色,但是凝视紫色,你会渐渐地发现这种由红和蓝组成的颜色包容了红的奔放与蓝的纯净,我甚至认为以星座来看,紫色一定是双子座。它的奔放与纯净就在跳跃间完美的组合。仿佛在一片耸立的群山之间,山峰层峦迭嶂,霞光紫气渐渐升腾,到也真的让人领悟了日照香炉升紫烟的意境。
(高高的洛基山)

就在我们开始这次流行都市那时花开六年回顾展的时候,李棕瑶从澳洲回来了。她说此时澳洲正是炎热的盛夏,我和她讲起了她不在的时候,流行都市的变化以及我们这些日子的变化。我翻看着她在那个岛国留下的影集,其中一幅是她在澳洲的自然保护区里和一只袋鼠的合影。她告诉我,袋鼠是一种憨态可鞠的动物,他们有时成群结队,有时行单影只在山间蹦蹦跳跳、快乐似神仙。

李棕瑶加盟流行都市的阵营对我们而言也是一次崭新的尝试,已经具有影响的电视主持人如何在只靠声音塑造形象的世界里创造一份独特呢,好在我们的李棕瑶是一个专业、敬业的人,于是,渐渐地,她的声音中出现了某种越来越令人激赏的亮点。在海外特别是我国台湾和香港,电视主持人在电台开办节目是一种由来已久的风尚。我们迈出了我们的第一步。

(李棕瑶节目片断)

汤思仪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女孩,加盟流行都市也缘起于我们共同的对电台的痴迷,她曾经在上海电台做DJ,小汤本来就是紫色的,几天前,我们还在北京见面,几天后,接到她的电话,告诉我她在巴黎,如此跳跃的生活使她的节目也充满了紫色的律动。

(汤思仪节目片断)

在流行都市六年历程中,我们还与美国迪斯尼及其音乐代理滚石唱片联合制作了一个全新电台节目《欢乐迪斯尼》,小黎那个时候还是另外一幅样子,她和白洋为了这个节目流了不少汗,那时正是炎炎夏日。

(小猪Babe)

来自台湾的阿西让我们的触觉跳跃到宝岛台湾,阿西是郑钧《第三只眼》的制作人,热爱爵士乐,也就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他的工作室里,我们一拍即合,开始了在流行都市午夜版中放肆爵士夜的爵士夜晚……

(放肆爵士夜)



流行都市的跳跃紫色在如此鲜明的性格组合间完成,我们就是建立在无人山间的一个自然保护区,我们在山脚下,是一群快乐的动物。晓东是一只诚恳但是敏感的松鼠,在我们的视野范围内,总能看见他的踪影;可欣是一只快乐单纯的小鹿自由自在地驰骋在紫色原野上;小黎是一只静逸的天鹅安详地在湖面上游荡;汤司仪则是一只华贵、时尚的有时不免懒洋洋的加菲猫;我们的自然保护区中,有一片青草地,一头黄牛在那里耕作,任劳任怨,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这头牛就是白洋;至于我平克吗就是一只上窜下跳的老猴儿…..

(快乐天堂)



(流行都市我最难忘–那时花开)

尾声



如果失去了色彩世界将会怎样?如果双眼无法看到世界,色彩会不会继续长存心中?如果眼睛中的色彩因为奔波忙碌不再鲜亮,心灵会不会荒芜?如果我们的声音只是电子波长而失去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光泽,流行都市会不会形同不复存在?如果我们在声音里着力描摹,但是因为我们心灵的苍白,赤不再是奔放,澄不再是鲜活,黄不再是遥远,绿不再是回声,青不再是苍劲,蓝不再是纯净,紫不再是跳跃,我们六年的艰难的电波之旅又将怎样?

洗净铅华,看遍风雨,我们知道这些如果在我们的世界里一旦发生,几乎就意味着绝望与死亡,因此,我们可以用心告诉你,只要我们的声音画板还继续在华北上空铺展,只要我们的电波画卷还依然在北方平原上传送,我们就会以生命为笔,以朴素为颜料,以真实为基调,以思想为风格,尽情地把我们的色彩描绘在永不消失的电波里。

在流行都市的世界里,我们的色彩是直播间里调音台上不断闪烁的信号,是不知名的城市街道上我们疲惫的身影,是可欣不小心的一次节目里说话的拌蒜,是平克偶然出现的错误发音,是小黎深夜准备节目时家中微亮的灯光;我们的色彩是白洋在直播间里的一个鬼脸,是田宇在话筒前的第一次忐忑,是晓东未曾中断的挂念,是小汤银玲般的笑声,是李棕瑶来自南半球的问候;我们的色彩是深夜电话探讨节目时闪烁的激情,是一个新鲜创意后的仅仅拥抱,是一个彼此会心的点头微笑,是节目失败后谁也不肯说话的默默无言;我们的色彩是至今依然在工作室里保存的六年的听众来信,是几百盘节目录音上的尘土,是已经飘散到大江南北还希望听到节目的听友的呼唤,是ICQ上所有上线听友的留言;我们的颜色是我们的台长那个善良可爱的老头儿及时的鼓励的电话,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刘先生的一次次援手;我们的颜色是北京的空气上海的雨伦敦的雾气台北的雪……

六年,就是这样悄悄地逝去的,逝去的将永远无法再来,而我们留下的颜色却依然真切。

或者,我们现在把时间推移到30年后,2030年的今天。可欣已经是好莱坞全球著名媒体叱咤风云的人物,我看见她苍老的背影在贝佛利山庄前一晃而过;晓东已经是北京最大的唱片公司的资深音乐总监,我看见他满头白发在录音室里为歌坛常青树王菲制作唱片;李棕瑶已经成为电视业的老前辈,我看见老年的她驱车从我身边掠过;田宇已经放下教鞭,我看见她已是桃李满天下;小黎已经成为电脑行业的IT精英,在中关村为数字革命继续奋斗,我看见她步履蹒跚在一次IT会议上与BILL GATES辩论;白洋已经是一个享誉全球的电视节目的导演,昼夜在录影棚里完成他的青春梦想,我看见满脸皱纹的他还是如此顽皮,经常做一个鬼脸儿,他的同事叫他老顽童;小汤已经与我多年失去联络,我们在去往巴黎的机场巧遇,两个人几乎人不出对方,我看见我们在机场畅谈不已忘了时间竟然误了班机;我看见我自己,抛却所有一切在乡间种瓜得瓜,闲暇时间写童话;我看见30年后,流行都市早已不复存在,我们却刚刚开始将我们年轻时代在电波里描摹的颜色一一还原,我们将奔放还原为赤,鲜活还原为橙,遥远还原为黄,回声还原为绿,苍劲还原为青,纯净还原为蓝,跳跃还原为紫。然后,我们依次欣慰地离开这个我们曾经热爱过的星球。

是啊!我们的躯体终将从这颗蓝色的星球上永远消失,也许,流行都市有一天终将结束,但是,此刻让我告诉你,我们彼此清晰地明了,我们的灵魂将永远面朝大海,那时花开。

(风华绝代)

转载:那时花开六年回顾展之六——蓝(文案)

法国有一位并不知名的作家圣•德克旭贝里,我们甚至可以说他是一名业余作家,因为他不是以写作为职业的,但是,就是他业余写作的很少的几篇文字,却成为近一个世界以来,世人传扬的经典。特别是那部散发着人性光芒的作品《小王子》。《小王子》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的童话,小王子在書中是真實人類的代表,他是最善良與單純的思想家,他會因一朵玫瑰對他的冷 漠而傷透了心,他會與狐狸對話,令人彷彿聽見天籟之音,道盡人類思考上的障礙。
这些年我会反复阅读《小王子》,在我心中,它几乎可以算作我的蓝色圣经。

《小王子》的作者圣•德克旭贝里其实是一名法国军队里的飞行员和民航驾驶员,他热爱天空的蓝色,这在他的小说《南线班机》中有所体现。而最终,在1943年,他在返回军队执行飞行任务的时候,消失在北非的蓝色天空中。那一年,他43岁。尽管他笔下的小王子最终无法回到家园,然而他自己却与他永远的蓝色融合在一起。

在我看来,圣•德克旭贝里生命世界的蓝色是简单至极的,因为他有一颗像蓝色一样晶莹的童心,43年的生命岁月在如今显得过于短暂,但是,他用一生所诠释的蓝色让我惊醒原来蓝色的意味就是纯净,原来蓝色才是大自然色彩缤纷中最纯净的颜色。

早年阅读《小王子》是在中学时的一个暑假,我在河北省的一个农场里面度过的那个暑假,在四合院的厅堂里,夏日乡间午后的热风徐徐吹过,我已经完全沉醉在一片清爽的蓝色里面,读完最后一行字,我呆呆地看着八十年代乡间碧蓝的天空,思绪飘向了无尽的远方,我看见小王子和圣•德克旭贝里一起在蓝天上飞舞,一起寻求蓝色中绝美的纯净。

只是以我当时的年纪我还不知道,一种坚实的有关蓝色纯净的信念在我心底渐渐升腾,越来越清晰,以至于后来我自己的人生也在这份蓝色中不停地飞舞,寻找着晴空万里与夜空星斗间的纯净。



(free as bird)



今天当我在我自己狭窄的工作室里,面前杂乱的摆放着几百盘录音磁带,摆放着一些人在六年间倾尽全力创造的声音纯净,我突然想起了我的永远蓝色的小王子。我知道,我必须感谢他,让我从少年时代到今天一直没有忘却蓝色与纯净之间的美妙融合。窗外的农贸市场人声鼎沸,有一些杂乱的声响飘进窗子,有时海夹杂着依然的鞭炮声,邻居家在狂躁的卡拉ok声中歌舞升平,这一切意象其实都让我感到生活的真实与亲切,而我自己则在点燃一颗香烟之后,把那些录音磁带上的尘土掸去,细心拂去所有尘埃,来自流行都市的并不遥远的蓝色纯净声音淹灭了所有背景,我听见了时光的嘀嗒,我看见了我手中的香烟泛起了蓝色的烟圈。

(母亲节)

(挪威的森林)

让我们来看一看《流行都市》这些年有趣儿或者无趣的某些纪录吧!我们也可以称其为“CR吉尼斯”吧!

1。最疯狂的一次聚会是1997年夏天举行的化妆舞会,所有人脸上都被涂的乱七八糟,主持人在台上,被听友画成了可怜的向日葵之类的植物。

2。最失败的一次节目,啊!有很多吧!但印象最多的是平客早期播报的排行榜,傻的可以。

3。最灵机一动的场景是1996年3月17日王洛宾特辑。平客撰写的文案以及播前的会上并没有特殊安排,但是在最后一首歌曲完成后,可欣和晓东突然说,现在让我们静默10秒钟,向王洛宾老人致敬,让我这个制作人听的心惊肉跳、拍案叫绝,作为奖励。我们中午爆撮了一顿。

4。最令人后怕的一次失误是1998年的某一天,因为特殊原因,我们的直播差点儿延误,好在走进直播间的时候,钟表告诉我们还有5秒钟,作为惩罚扣发了有关人员当月的薪水。当然不是全部。

5。最艰难的一次录音是白洋和晓黎录制韩国商品广告,品牌名称基多托,白洋老兄就是绕不清这几个字,等他没问题了,晓黎又开始拌酸,30秒的广告录了3个小时。

6。最让人瞠目结舌的表现也是来自白洋,他在2000年情人节特辑中的表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以至于来自听众的“平客,下去!白洋,上来!”的声音此起彼伏!

7。最不守信用的人是平客,允诺的“非凡对话”“不说白不说”等等,到今天没有兑现,小小的网站竟然延误了一年。

8。持续时间最长的工作人员是白洋和平客,他们两人从开播到现在一直坚守岗位。在制作人平客比资本家心肠还黑的无情压榨下,中间白洋愤然离去了3个月,后来还是宽容地回来了。

9。工作时间的工作人员是李沁园,现以欧阳之名在文艺台主持节目,曾在CR担任过3个月的导播工作。

10。最酸的主持人是平客,有时算得离谱,让人大倒胃口,只想恶心、呕吐。

11。最甜的主持人是汤思仪,甜的让人想起新疆的哈密瓜。

12。最环保的主持人是晓黎,有听众说听晓黎的节目,夏天不用开空调,她为保护臭氧层做出了卓绝的贡献。

13。最酷的主持人是晓东,他经常一幅酷打扮,后来干脆到天津卫视和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主持起节目来了。

14。压力最大的主持人是王然,王然加盟CR,接到了雪片般的抗议信,制作人为了保护王然,将这些信藏了起来,王然不负众望,后来慢慢变成了雪片般的赞扬信。

15。最苦的工作人员是白洋,经常忙完了电视台的繁重工作,又奔忙到电台,好在在一个大院里面。

16。给我们鼓励最多的人是我们现在的监制大迪,他的鼓励方式很特别,总是不经意间让你找到力量。

17。离我们最近的听众是现在天津大学读书的free,因为他现在是我们的朋友,还参与了一部分策划工作和网页制作工作。

18。最难忘的听众有很多,南大的丁丁,还有吕家敏,王建华、朱玉等等等等

19。唯一走进CR的听众是鹏鹏,她和我们一期主持了3期CR,她破了CR从来不请听众走进节目的纪录。

20。最严重的事件发生在平客和白洋之间,他们一次为了节目争吵到互相谩骂,直到动手打架,毕竟平客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败下阵来。

21。最激烈的争吵来自晓黎,1999年秋天,因为直播的问题,晓黎与平客在电话里面超翻了电话线,后来,终于和解,并把节目带入了一个新高,平客得出一个结论,不吵不行啊!

22。最坚强的举动来自可欣和阿文,1997年,可欣膝盖受伤,无法行走,但是她还是强烈要求坚持做节目,阿文不得不每次用车去接可欣,当然,是自行车,香港人交单车,我们经常提醒可欣阿文,不要说用车接,那不叫车,叫单车,后来,这个对话被电影甜蜜蜜采用。

23。还有很多!!!





(free)

很多人说,这是一个浮泛的电子时代,蓝色在白天已经演变为喧哗与骚动,蓝色在夜晚已经演变为霓虹闪烁,我总是对此默然。1992年我第一次乘飞机到上海,平生体验了飞翔的感觉。不具备飞翔能力的人类以自己的执著完成了在蓝天里远走高飞的梦想,那一次我知道了升起与坠落的刹那欣喜若狂。六年,流行都市也完成了一次飞翔,在万里无云的天空里,在繁星点点的夜色中,我们张开了自由的翅膀,在蓝色里面寻求似乎已然失去其实深埋心底的纯净。在流行都市的天空里,蓝色不是忧郁,只是纯净,或者说我们因为蓝色的纯净而忧郁,抑或我们因为蓝色的忧郁而纯净。这纯净尽管显得有些斑驳,这纯净尽管偶尔不得不仅仅存在于画布上,但是,我们知道,其实在自由自在的精神天空里,我们的纯净就是一次洒脱、帅性的少年游。而今晚,我会邀请圣•德克旭贝里和我们的小王子一起,在星球与星球之间穿梭,皓渺的宇宙寂静无声,我们以我们透明的心灵发出最纯净的声音,这声音带领我们远走高飞、随心飘荡。

(飞行鱼)

转载:那时花开六年回顾展之五——青(文案)

青:苍劲
流行都市那时花开六年回顾展进行到这里,我想我必须得提到大海了。因为海是我最爱的自然景观,总是觉得一望无际的海面必定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所有有关旅行的际遇中,海上夜航最让我心动,我总是想象在一片汪洋中,我的船在海上飘游,远处隐隐约约的是岸上的灯塔。当然,我也并不惧怕风浪中的海,在令人恐惧的肆虐中,海洋的放纵不羁尽显无疑。

我的故乡就在海边,我曾经和很多朋友骄傲地说起过,小时候,我的家距离海边非常近,很多个少年时代的夜晚,我就是伴着进港的渔船的轰鸣声入梦的。我终生难忘那些醉人的夜晚。

后来,我知道,人这一生也真的就是一次海上航程。尽管这样的比喻多见于各种文字中,但是我还是坚持认为,如此朴素的写照让我折服。

有人说热爱大海的人内心难免流浪情结,对我而言,浪迹天涯一直是梦想,我曾经遗憾我生在了一个几乎无法浪迹天涯的电子时代,后来明白,其实,真正的流浪来自内心与精神,勇于在内心与精神上放逐自我的人其实已经在流浪了。

某个夏天的中午,天气燥热,在流行都市上午的直播结束后,我们一行数人在街道上闲逛,我闻到了空气中的咸咸的味道,好像要下雨了,这是海洋的味道,我们走在卫津路上,为了中午吃饭的地点争吵不已。我已经记不清和谁走在后面,但是我对那个人说的话却记忆深刻,我说,山雨欲来风满楼,如果在海上,那将是一幅苍劲的画面。那个人看了我一眼说,其实我们一直在海上啊!

是的,我们一直在海上,海是我们陆地的延伸,我们因为海的世界变得更加苍劲。而在这次叫做流行都市的远洋航行中,我们在变幻多端的大海上描摹了一片青色。青,一种遒劲有力的颜色,青里面有风雨沧桑,有磨难厚重,更有一份苍劲。对流行都市而言,我们的青就是苍劲。

作为节目制作人,我坦诚,我真实,我敬业,但是,有时我也残酷,有点不近人情。因此,在最近几年的风雨飘摇间,我曾经为节目的无法突破瓶颈大发雷霆。其实,可欣经常半夜三更还会打电话给我问我第二天直播的一些细节,而且她经常会在办公室里自己演练衬乐与独白的搭配,辛苦认真的程度可见一斑;小黎本来是电脑公司的技术人员,自己有一份工作,经常为了节目熬到东方既白,从“读书人”的细致中你完全可以听出她是如何制作节目的;白洋更是一个尽情挥洒汗水的人,编辑导播的至关重要,也许你无法理解,我们组的人都知道,有时甚至我们觉得白洋是我们这个集体的又一个灵魂……我们的集体真的好像一艘远洋轮船上的驾驶人员,某种精神的共同凝聚让我们可以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
一些阴霾的天气里,我的大发雷霆曾经让小黎可欣委屈地哭过,曾经让白洋恼怒地离去,好在他们都知道我的良苦用心,好在我还是一个懂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人,我们的航程在许多次险些中断的时候坚持了下来。

我不知道如何仔细解释青色与苍劲之间的关联,我只是知道,在流行都市这里,我们的青色与苍劲就是用我们的汗水与泪水换来的。在每一个港口,有很多人因为我们的这份苍劲驻足观望,翘首以待。

精神的苍劲可以塑造出苍劲的电波,在我们的航程中,这些苍劲的声音一直伴随着我们没有中断。

(大连金洲没有眼泪)

(王洛宾)

(石康)

由于对大海的近乎痴迷,我曾经在很小的时候到一个涉外机关工作,那个机关叫做海关,当年迷迷糊糊地以为海关一定与大海有关,后来,才知道原来海关与海几乎没有太多必然联系。当然,1985年,整整15年前,我刚刚到海关的时候,还是乘船到新港锚地领略了大海的苍劲,后来,就回到了陆地上,再也没有回到大海。可是我知道,我的心一直在大海上飘游,离开海关后很多年了,我几乎忘却了那些风吹满楼的日子,但是,也许是某种苍劲的指引吧,在这个冬天已经遥远,春天即将来临的时分,我突然回到了我那遥远的1985,回到了永劫不归的年轻岁月,一些面孔像海上渐渐升起的明月在我心头浮现,我知道,我开始回忆了,但我坚信,回忆不仅仅意味着苍老。而流行都市的六年时光也像混乱剪辑的胶片一样切入我的生命画面,他们交织在一切,让我沉入岁月的大洋中,尽情畅游。其实,制作这个回顾展的过程特别对我而言是苦涩多于甜蜜的,但是,每每一些记忆碎片升腾出来,我都会依稀看见芬芳的海上花在我的意象里面灿烂地开放。我将紧握着苍劲,以漫无边际的海洋为永远的航线,在每个港口静静地等待青色晨曦再次乍现。

转载:那时花开六年回顾展之四——绿(文案)

绿:回声
我们经常忽略身边最普通的事情,我们认为只有惊涛骇浪本身才称得上刻骨铭心,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对周围的很多习以为常的人与事视而不见,爱因斯坦曾经对人类这一肤浅的天性予以斥责。现在想来,我们对大自然馈赠我们的颜色就缺乏必要的思考,比如,一直对颜色充满兴趣的我一直搞不懂颜色的某些征兆,如同我想起绿色的时候,有些迷茫的感觉,因为在我看来,绿色是一种令人迷醉的颜色,我甚至认为它与人们为绿色附加的和平之类的象征风牛马不相及,其实,绿色是一种非常躁动的颜色,在躁动中有一种隐隐的扩散。

正当我对绿色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位朋友提醒我立刻在意象中把自己带入原始森林,他说,你就会找到绿色的感觉。然后,我就进入了原始森林,我发现,朋友几乎给了我通灵术的法宝,因为我听见了千年古松的低语,这些低语在杳无人迹的广袤森林里形成了完美的天籁和音,于是,两个字映入脑际—-回声!

我惊喜无比,是啊!绿色时颜色中唯一一种可以发出回声的颜色,因为绿色是如此晶莹剔透的颜色,绿色可以将所有的声音元素一一反射,形成一种崭新的空旷与饱满。

流行都市的绿色是在声波的共鸣间绘写的,声波在上午在子夜在黄昏坚强地传播着,而城市此刻就变成了森林,我们就是那些彼此低语的树,在四季的年轮里一唱一和。这些和音聚集在很多地点,比如静静的伫立八里台邮局的那个小小的邮箱,比如那些我们曾经相聚的城市屋檐下,比如甚至互联网的0与1之间,对我们而言,这些都是广袤的森林,这里有最纯净的空气,最温柔的黎明和最震撼的涛声。

想起这六年的流行都市旅行,我就会想起和我们共同在田野上散步的听众。电台节目总是喜欢说听众朋友如何如何,坦率说,在听众与朋友之间我一直以为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只是这六年间,我知道,听众与朋友之间原来可以迅速连接,成为真正的听众朋友,或者到后来干脆就成为朋友了。

这样的朋友大部分未曾与我们谋面,但是神奇的默契就在绿色的声音共鸣中彼此感应,多年前,一位徐姓的天津大学的听众经常给我写信,那时我还在主持另外一档节目,徐对中文流行音乐的了如指掌,对摇滚乐的痴迷,以及他敏锐的文字,让我知道这有可能是一个同道者,他就是这样每周写上那么几篇文字,我会在节目里偶尔播出,偶尔抽空写上几笔给他回信,我们直到现在也没有见过面。后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有一些非常出色体育摇滚MTV,音乐的选择与体育画面的搭配如此浑然一体,字幕上的名字就是那个名字,我算了一下,大概徐也毕业了,他说过他毕业会去北京的,会不会是他呢?再后来,收到了某唱片公司寄来的唱片,EMS的签名又是那个名字,这一次肯定不会错,他的笔体十分特殊,我印象很深。原来他在那家唱片公司做起了宣传。

尽管我们谁也没有刻意联络谁,但是我知道,我们都会遥想起那段我们在电波森林里的时光。

阿文是南开大学的一位听众,很多年前,同样是他的文字引起了我的注意,有关音乐的观点十分鲜明,流行都市开播不久,他的长信导致我约他见面,因为那个时候流行都市如此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后来,他说,在八里台邮局他经常看见我在那里寄取邮件,他说尽管不认识我,但是一听声音就知道了,他说他从来没有走过来和我打招呼是因为他更喜欢文字的流动感,而且他认定我们其实早已经是朋友了。后来的事实也是这样,流行都市的六年间,阿文从大学生变为研究生,继续在校园里苦读,文字也变得越来越纯粹。他也曾经为我们撰写过很多流行都市专辑的文案。有一年的毕业专辑就是出资他的手笔。小黎对我说,阿文这样的听众其实早就是我们的朋友了。



(地面活动)

Jingle大荟萃



前两天,free的女友从东北回来了,我们三个人在一间西餐厅里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春节的氛围似乎已经与我们无关了,我提起了我向往已久的长白山,提起了长白山里面的原始森林,我们谁也没有进入原始森林的经历,但是那一刻,我立即进入了白雪覆盖的东北森林,那里一片寂静,但是仔细聆听,你会发现,耸立山间的树木其实在无声间低语着,树木与树木之间的语言如此真切,形成了完美的生命和音。在依稀可辨的晨光中,绿色的森林如此壮美,我听见了森林的声音在绿色的回响中在寂静的山谷间回荡!

转载:那时花开六年回顾展之三——黄(文案)

黄:遥远


我们中的许多人对西域一直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向往,总是觉得大漠孤烟下蕴含着丰富的意蕴,苍凉的原野上一望无际的沙漠会让我们浮想联翩。

我曾经多次观看电影新龙门客栈,我坚持地认为徐克在影片中所表现的一切只存在于西域独特的黄色荒凉里,在电影从始至终的黄色背景下,我感受到黄色所代表的两种意义。空间上,黄色是遥远与空旷,是一种大气,一种荡气回肠;时间上,黄色是可以穿越任何年代的悠远,是任何有关生命回忆的源泉。

从1996年开始,在时间与空间的双重范围内,我们这些声音旅行者开始在电波里涂抹一片黄色,那时,我们还很年轻,我们却也有和我们的年龄不怎么相称的怀念,在空间上,我们在电波的指引下进入一片旷野,寻找大漠下的孤烟;在时间上,我们开始无法避免地怀旧,怀念那些我们经历过的甚至没有经历过的岁月。

《流行都市》的黄色篇章从“中文流行音乐回顾展”开始,这之中不可避免地有我个人的因素,因为我的成长岁月就是伴随着很多中文流行音乐长大的,而我也知道,这样的怀念不仅仅来自我个人的某种情绪,其实,由音乐而生成的怀念在很多人心中涌动。

制作“中文流行音乐回顾展”的过程是充满艰辛,那时,我在一家唱片公司,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到晓东在北京的家中录制,好在当时他的家中有一个录音棚。而很多年代久远的音响资料更是难以寻觅,多亏当时我和晓东还在中央电台兼职,中央电台朋友慷慨的帮助,使我在中央电台丰富的资料库里尽情地搜寻历史的声音。
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判断没有错,节目播出后,收到大批听众来信,《流行都市》第一次在年龄上有了重大突破,我们的听众年龄开始大幅度上升,有些家庭甚至三代一起收听我们的节目。
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系列半途而废,没有能够按我们的计划完成,但是,我们很多人还是从中获得了很多刹那的感动,有些年代久远的音乐,让我们在录制的过程中也充满感动,用可欣的话说就是,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


《中文音乐回顾展》



那一年,怀旧风潮开始露出了端倪,记忆中,我在北京三联书店第一时间买到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照片》,我一下子买了10本,节目组人手一册,我闻到了空气中即将扑面而来的怀旧味道。某天晚上,我们这些人在一家咖啡店里翻阅着《老照片》,不知是谁说了一句,我们现在就在这里拍一组照片,再过几十年也就成了老照片。

真的很奇怪,几个年轻人的怀旧氛围就这样不合时宜地席卷而来,以至于后来加盟的小黎也总是让人感到她身上的怀旧气息。文静的小黎身上的确散发着一些怀旧的气息,在敏锐捕捉鲜活的同时,小黎更是一个喜欢缅怀过去的人,她的文字中总是带有一种淡淡的古老的樟脑的味道,我们都挺喜欢这种味道。

晓黎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女子,请允许我使用奇特这个字眼,她的敏锐总是在静默间于心底汹涌澎湃,她甚至不是一个可以保证连续做节目的好DJ,因为某些生活的细致末节,她的情绪会立刻在顷刻间翻天覆地,她是一个非常难以走进却又十分容易走进的人,她总是如此,安静的从她的目光中可以听出山谷里的流水声,安静的连万籁俱寂都悄无声息,夏天里,晓黎就是心灵的空调,不,不能说是空调,空调都有太多的电子气息,我们可以说,夏天里她就是烈日下的茂密森林,为你遮住凛冽的日光,然后,她会静静地为你营造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晓黎沉入书香世界的时候,你几乎无法置信,她竟然是研修电脑专业出身的,你更无法想象她现在的本职工作是每天与电子元器件打交道,令人目瞪口呆的是她几乎就成为我国军事高科技事业的成员之一。

其实,晓黎的生命色彩就已经勾勒出流行都市声音色彩的内核,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多元性的复合体,声音的色彩其实首先是从声音制造者的生命色彩开始描摹的。

1997年的仲夏,我一个人乘出租车去往塘沽,出租车上的收音机传来了一个如此恬静的声音,这个声音竟然把一档恶俗的热线竞猜节目做的让人听出不同凡响,我的大脑锁定了这个声音,我托朋友辗转打听这个声音,我对这个声音充满信心。后来,我们在卫津路上的酒吧里面见面了,那天我迟到了,推开酒吧的门,我看见了一个从容的身影在角落里的座位上读着什么,我认定那个人就是晓黎,那天,我们随便聊着什么,几句话过后,我就认定,这是一个我找了很久的声音,晓黎应我的嘱托,带来了她的一些文字,于是,晓黎就这样开始用声音描绘出一份城市里罕见的色彩。



小黎的节目录音

前两天,我偶然翻出了流行都市这些年的影集,不是很厚的一本,早年,流行都市经常搞各种地面活动,于是,不经意留下了我们过去的影像,我看见了5年前我们有着惊人的年轻,所有场景乃至细节就一一闪现出来,那个时刻,我仿佛置身于大漠孤烟的遥远之中,我仿佛置身于艳丽华美的向日葵旁,或者是一片滚滚的麦浪,我们这些电波的痴迷者在这片醉人的黄色中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
时间空间往往是在互动之间在一个人的心头涌动的,当然,我们这些有些敏感的人都在各自捕捉着这种涌动的细致末节,因此,我们是一群默契的人,我们总是那么容易知道对方话语里某个细微的所指。难怪后来有人说,你们这些怪人怎么走到一起的?在我看来,我们就是一群失散多年的亲戚,我们凭着我们的许多暗号,慢慢把彼此辨认清楚,这些暗号就是挪威的森林、夏洛的网,就是话语里的机智、目光中的坚定,这些暗号如此重要,我甚至一度思量,如果失去传递这些暗号的可能,我们改以怎样的另外的方式辨认出对方呢?而你,在收音机那一边的你,也是凭着这些暗号和我们达成默契的,我们的暗号藏在音符里,藏在文字间,藏在一些不经意的叹息或者笑声不经意地发出的时刻,藏在你给我们的信纸上。

有朋友曾经问我,无非就是一档电台节目,是不是你们有些过于看中了。我说是啊,我们是过于看重了,不过,也只能这样啊,因为我们的触角透过电波传达的是生命的无奈与有心,或者说,这根本不是一个电台节目,它就是我们在灰色天空下用最黄金的色彩描绘的有关生命的一幅画作啊,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把它变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依傍啊,而这个城市中还有很多我们失散多年的亲戚也和我们一样凭着我们共同的暗号,在路上匆忙行走间倾听着我们,共鸣着我们,或者在偶然经过某个巷口,一个小店的店主正在播放我们的节目,而你突然被我们播出的歌曲击中了,于是,我们失散多年的断裂终于在那一刹那重新缝合了,当然,此刻,你正在自己的小屋里,暗黄的灯光中,我们共同的声音就这样轻轻飘送,你凝视着桌上钟表和我们一起沉入了遥远的冥想之中,我忽然觉得你也许正在学校的教室里,你和身边的很多同学一样,带着Walkman在窗外凤凰花的开放中和我们一起起伏跳跃,不,你其实正在驱车在高速公路上行使,车窗外景物飞逝,发动机的轰鸣声与我们的声音一唱一和,竞也如此和谐……

六年,我们就是这样的。

让我们回到颜色的世界里。关于黄色的意象我想到此刻已经在我们的理解中逐渐清晰了,我们之所以联想起遥远,是因为我们凝视着任何一种黄色的色彩图案,我们都会在它的后面看到一些有关遥远的意象,这份遥远是以时间和空间划分的,时间上我们都是这个永远没有谜底的怪兽的掌中物,任凭人类试图以声音影像的纪录留下什么,其实也是徒劳的。这之中有黄色带给我们的绝望般的无奈,逝去的总会逝去,我们只能无可奈何的莞尔一笑。空间上,黄色显得格外本领超常,就像开始我所描述的,大漠孤烟下,黄色给你人生罕见的荡气回肠。

就是这样吧,我们应该会心一笑了啊!六年,挥挥手,从头再来!

转载:那时花开六年回顾展之二——橙(文案)

转载:那时花开六年回顾展之一——赤(文案)

那时花开Jingle
1999年12月的某一天,我在卫津路上闲逛,那天的阳光特别灿烂,我漫无目的地漂游在这条我再也熟悉不过的街道上。走到路的一端,我猛然发现,几个民工在拆除一间酒吧的门脸儿。那间酒吧叫梦幻酒吧,记忆中5年前,梦幻酒吧的布置还是清一色的古典格局。我记得就在那间布满古典气息的酒吧中,我和一班朋友开始了一次全新的旅程,那是一次神奇的电波之旅,我们旅行的的方向叫做流行都市,那时,我没有想到,这次旅行可以坚持6年,而且如今我们依然在路上。尽管6年的旅途上,我们的同伴有的中途转弯,我们的同行者有的飞往异乡。但是,我们唯一不能忘却的是6个春花飞舞、夏虫低鸣、秋风瑟瑟、冬雪飘落的日子。那些日子里,我们和这个城市里的很多人一起,长发飘飘、迎风起舞。

记得那天我驻足在梦幻酒吧的门口,看着民工拆除所有的装饰,那些如此熟悉的景致从此将在现实的时空里一笔勾销,今后,有关的记忆只能在我们的脑际里盘旋了,我禁不住发出了一声深深的叹息。还记得1995年的冬天,我们这些流行都市旅行的发起者们,无意间把这间酒吧作为我们的根据地,于是,多少次我们在这里争吵,争吵过后望着窗外卫津路上的人流彼此默默无言;多少次我们在这里大声歌唱,毫不顾及周围客人的惊异目光;又有多少次我们在这里为我们即将飞往异乡的同行者送行,还有多少次我们用渴望的眼神在流行都市旅途上的很多同伴写来的文字间搜寻……我站在空旷的卫津路上,梦幻酒吧在民工的坚实手臂下,变得越来越模糊,我的思维产生了某种幻觉,我分明看见在已经残缺不全的酒吧招牌上飘扬起一束美丽的花朵,那花朵在飞速向前的时光中静静地开放,我看见花朵的颜色如此绚丽,如此夺目,异常色彩斑斓,在阳光的洗练地照射下,光谱奇异地分解为赤、橙、黄、绿、青、蓝、紫……

Queen《It ia a wonderful day》

赤:奔放

红色,一种鲜艳夺目的颜色,6年的流行都市的旅行始终有红色伴随,这红色有时是我们兴奋的笑脸,有时是我们羞愧的面庞,有时是我们共同的激情飞跃,而在六年连绵不断的声音飘扬中,在这座城市的上空,许多人从纷纷飘坠的音符里面寻找到这片红色,在许多人心中,这片我们共同的红色其实就是一种奔放。

这些来自青春的奔放在1995年12月16日释放出它夺目的红色光芒。

旧版开始曲

首期节目片断

1995时尚风景片断

流行情报片断

高林生祝词

郑钧祝词

娱乐焦点片断:歌手成名之后

叱咤天津中文歌曲排行榜片断

那时花开Jingle

我们描摹这片红色激情的源泉也是充满奇异色彩的,毫无疑问,这片红色是由许多人共同描摹完成的,这之中也有很多偶然,直到1996年初,在那一年并不特别的新年气味中,一些新鲜元素的偶然加入使我们的红色产生了化学变化,于是,奔放从那个时刻起就开始无可救药地绽放在蓝色的城市天空下了。



可欣第一次主持节目的录音片断

名牌故事巴比娃娃片断

关于晓东或者可欣,要说的话似乎有很多,因为,很大意义上,他们俩人血液中的激情使他们成为我们那段时光中红色激情的最佳表现者,一直到今天,这个城市里,还有很多我们旅行的同行者,依然迷醉于他俩释放的红色奔放。晓东是一个善良的人,那时,我们这些人会经常骑着自行车穿越这个城市的很多街道,到他家一起沉入音乐的美丽中。可欣的兴奋总是溢于言表,毕竟,那个时代的可欣象是一只渴求音乐养分的鸟儿,尽情地在音乐世界里捕捉。我几乎认为,我们就是在一片无名的田野上,田野上鲜花盛开,姹紫嫣红。那时还如此年轻的白洋也默默地挺立在田野的角落里。

其实,对于声音塑造而言,我们都是一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我们仅仅依靠着我们的激情,从旅途开始的那一刻我们就都已经知道,这将是一次神奇但是却会让我们心力交瘁的艰难旅行,当然,收获往往总是从用心与尽力开始的。

几年后的某一天,可欣终于还是走了,晓东也走了。但是,我知道,我们其实谁也忘不掉那段长发飘飘的时光,忘不了晓东总是那么和善的微笑,忘不了可欣有时在直播间甚至卷起袖子,站立着完成一个小时的直播的场景,忘不了我们在那间酒吧里一点一点把第二天直播的每一个程序仔细斟酌。

我想起了我那时依稀存在的未泯童心。我无法确定那是哪一天,周末的傍晚,我和可欣在酒吧里面等着晓东、白洋的到来,我调皮地跟可欣约好偷偷地把我们的对话录下来,记得当时我还对她说,若干年后,这盘磁带如果还在,我们重新聆听该有多么感慨万千啊!没想到,如今,若干年就真地这么呼啸而过了,在制作这次回顾展的过程中,伴随着窗外的鞭炮声,我试图寻找流行都市旅行中我们所有留下来的物品,无意间翻出了这盘录音,记得当时,我一下子呆住了,仿佛时间凝固了,我几乎是颤抖着双手把录音带放到卡座里,传出的声音让我差点儿就真的哭了……

酒吧录音片断

红色总是让我们联想起激情,联想起奔放,其实,我可以告诉所有人,我们这次6年的旅行一直充满着激情飞跃与肆意奔放,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的血液里面流动着如此纯粹的红色。

澳洲特辑片断

不知为什么,想起那时的流行都市,我的脑子里面总是浮现出夏天的场景,因为,那个充满花香味道的夏天下午,刚刚经历了一次生命磨砺的我在家里无所事事,一个来自麦科普伦传播公司的电话让我收拾行囊开始了新的旅程;那个凉爽的夏夜,可欣在那间酒吧里终于找到了她声音旅行的真正路线,当时我们所有人欢呼雀跃;那个有些静逸的夏日黄昏,依然在那间酒吧里,静逸的小黎悄悄地加入了我们的旅行行列;还有许多个烈日炎炎的夏日正午阳光中,我兄弟一样的朋友白洋和我们一起挥汗如雨;当然,我更想起一年夏天即将到来的时刻,田宇转弯了,她要在我们前行路上的一个坐标上开始自己的静逸人生,于是,我们看见她拿起了教鞭,在孩子中间继续散播我们共同的激情与奔放,我看见那时,我们一起静静地送她到她驻足的地方,遥望她一路走远,耳边呼啸而过的是她的学生们在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

一切那么遥远,一切又那么贴近;我们是一群坚信声音是可以有颜色的人,那些长发飘飘的日子,我们把我们的声音描绘成一片绚烂的红色……

© 2025 AM博客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